铜的品种基础

课程适用学员:总部技术岗从业人员;监管干部;协会员工;居间人;一般从业人员(期货公司);一般从业人员(证券公司);期货公司非从业在职人员;期货子公司在职人员

1.0学时  总时长 :00:51:54 学习有效期: 365 天 分享
免费 ¥15.00
讲师介绍
avatar

车红云

现任银河期货研发中心首席金属研究员

从事金属研究十八年 多年来被上海期货交易所、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评为“优秀金属分析师” 上海期货交易所有色金属讲师 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特聘讲师 “新华08”特约期货分析师 新华社特约经济分析师 作为国内知名的研究人员,车红云女士将货币体系、宏观经济、基本面、技术分析与金属的关系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开拓了金属分析的方法,是国内将经济模型引入金属期货研究的奠基者之一。 车红云女士在银河期货负责企业客户服务。在服务过程中,紧抓企业经营特点,将风险放在第一位,在企业的套期保值和套利工作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001年以来,车红云女士准确预测到百年不遇的大牛市和随后的金融危机,2009年以来,在把握市场主导因素的前景下,准确地把握了两年的大牛市和随后熊市的来临,为企业规避价格波动风险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铜基本面以铜的产业链为主线条,分别就产业链每个环节的布局、历史变迁及定价模式进行了介绍。在铜矿中,铜储量的50%分布在智利、秘鲁、美国为主的美洲,这也注定了当前美洲铜矿产量占了全球的一半。 从历史上看,20世纪60年代,铜矿产量主要集中在北美和非洲,80年代则向欧洲和拉美转移,当前拉美和亚洲成为铜矿的主要产地,铜矿产量分布的变迁与全球经济中主要经济体的发展阶段有很大关系。铜产量的历史变迁也是如此,当前中国铜产量占全球的比重已经超过30%,而矿的比重不足10%,这注定了中国原料的2/3来自于进口。铜消费在20世纪60年代主要集中在北美和欧洲,80年代亚洲和欧洲份额开始增加,当前亚洲一枝独秀,占比超过50%。 当前中国消费占比达到45%,这又注定了中国成为精铜的主要进口国。在中国,电力和空调行业在消费中占比接近60%。铜的产业链中,精铜价格成为整个产业链中的定价基础。不同产品的价格多是在精铜价格基础上加减加工费得出:铜矿价格是以精铜价格减去加工费;铜材是以精铜价格加上加工费;终极消费品透明度增加,基本上也是以铜价加上加工费得出。精铜价格的定价中心在LME和上海期货交易所。